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综合 > 正文

世界速看:稻田里的“数码小哥”

2023-02-15 10:38:46 来源:媒体滚动


(资料图)

转自:六安广播电视网

《稻田里的“数码小哥”》

在粮食主产省安徽,我市霍邱县是稳稳的粮食总产量冠军。三面环水、南拥沃原,这里稻硕麦壮,物产丰饶。又是一个金秋,“90后”霍邱农民臧春宁正热火朝天地收割水稻,此时距离他在大城市做电子产品生意的日子,已经过去了十年。请听新闻特写:《稻田里的“数码小哥”》。

【压混】(检修机械敲打声)检查检查机械……

安徽六安霍邱县夏店镇三口塘村,早晚已有点点寒意。村里的一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里,收割前的热身准备正在进行。收稻子,就在今天。

【同期】臧春宁:这黄油可打?柴油可加满了?

农机手李长城:都好了,都好了,机器检修完了,放心吧。我们一年365天就盼今天了……

保养了吗,加油了吗,安全事项记住了吗,合作社理事长臧春宁一番老生常谈,就像送孩子上考场的家长。

【压混】拖拉机、收割机启动声……

【出录音:“这一片500多亩田,全部都可以(收)割了,今年我们合作社总共要割在3万亩地左右。颗粒饱满,非常漂亮。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前面一站,一看,心情立马就不一样了。”】

【压混】关上收割机门,开机,启动收割机声音

臧春宁是“90后”,投身农业已有十年。开着最新款的联合收割机,他自豪地说,自己是农三代。

【出录音:“从我爷爷我父亲,全部都是农民。收割机就是我父亲手把手教我的。”】

稻田里长大,臧春宁却并非一直在田里。12年前,他去北京打工,在中关村做过“数码小哥”。那时候被叫回老家,他觉得自己,掉进了泥土里。

【出录音:“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在北京中关村,被我父亲叫回来,跟着他发展农业。刚开始还有点儿不甘心,有点抗拒。”】

臧春宁听长辈的话,也有自己的脾气。在三口塘村,从抬不起头到昂首挺胸,他用了整整五年。2017年的一场大雨,让臧春宁淋了个通透。

【出录音:“那一年因为雨水比较大,我们成熟的稻子在田间,站在田里就发芽了。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就是立志:我想把农业在我们合作社这范围内,粮食安全这一块要做到极致。”】

【压混】合作社广播响起,大车16160可以下磅了……

由高楼转战稻田,数码小哥给三口塘村带来的改变,家里人、村里人都看在眼里。“销路不愁”,这是外人看见的;“省时省力”,这是自己能感受到的。

【压混】农户:“今年稻长得就是过劲。”

臧春宁:“比去年长得齐茬些。”

农户:“每亩真打了一千七八百斤。”

今年,臧春宁家的合作社挂牌“霍邱县粮食产后服务中心”,这是十年前臧春宁返乡时,谁都不敢想的经营规模。

【压混】臧春宁:“像周边农户散户都是提前一天到我们合作社,预约多少亩田,粮仓已满请卸粮……”

【出录音:“刚开始我们用人工,现在是高速联合收割机,这一次能装1800斤。我们这个粮收完以后,拖拉机手直接运到农场卸到机口,然后直接晚上全部就进入烘干机烘干,中间无损伤。”】

2017年的稻田里,大雨模糊了臧春宁的视线,却让农民的儿子看清了自己的心意、看见了可能的未来。

这里是安徽霍邱,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。不再靠天吃饭、确保颗粒归仓,“90后”农人的铿锵誓言,每一株稻子,都是见证。

标签: 三口塘村 联合收割机 正在进行 昂首挺胸

<  上一篇

下一篇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