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聊
最近
【资料图】
文山的天气再创“佳绩”
随随便便三十几度
分分钟吊打沿海地区
森林火灾风险、农田缺水……
这随之而来的干旱
让文山人忧心忡忡
几天前的一场雨
让大家惊呼“连地都没打湿”
纷纷要求请“雨神”萧敬腾助阵
这几天虽然也下了些雨
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
但还远远不够~
很多人认为
以如今的科技
咱们早就能够“呼风唤雨”了
事实是这样的吗?
1958年,吉林遭遇了60年一遇的旱灾,我国便首次实现了人工干预降雨。那么人工降雨是如何实现的呢?或者说它有什么条件呢?是我们想要就可以随意“动手”的吗?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雨水的形成过程。
我们生存的地球71%的表面积都被水所覆盖,地球表面的水经过太阳照射后形成水蒸气,水蒸气会伴随着上升气流来到高空,遇冷后就凝结成小水滴。这些小水滴体积小、重量轻,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滴,云滴之间不停发生碰撞,体积会不断变大。当它的体积和重量大到一定程度后,空气无法承受,就会形成降雨。
人工降雨也是要遵循这个循环的,它会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,在合适的时机借助高炮、火箭、飞机等外力因素向云中播撒催化剂,或者在地面布置燃烧炉,通过自然的上升气流将催化剂送入云中,此时云层中云滴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迅速增大,然后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。
因此,如若您发现人工降雨收效甚微,那一定不是我们的技术问题。那么,一次人工降雨需要花费多少钱呢?
根据天空上方云层的种类不同,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人工降雨,不同的降雨方式花费的金额也有所不同。
一枚人工降雨火箭的价值大概在2000到4000元之间,发射架价值在20万元左右,就算发射架可以租用,但相应的运输费、押送费、发射费等也还是需要承担的。除了这些费用,想要完成人工降雨,并不是随便一个地方架设一发火箭就可以了,在发射前我们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GPS定位,这也是一笔间接的投入。
此外,有些必要时候我们也会利用人工降雨来控制天气。
比如国庆阅兵仪式,我们每年观看阅兵仪式似乎都是阳光明媚的天气,难不成这是巧合吗?事实自然不是这样,一般国庆前几天,气象部门就会对当地的天气进行监控、预测,如果预报国庆当天会下雨,那么就会提前进行人工消雨或者使用人工降雨的办法,让雨水提前落下,以保证天气晴朗。
其实,人工降雨不等于人工造雨,它实际上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,只有在已经形成雨云的时候才能利用外,达成人工降雨的目的。目前人工降雨已经成为了我国抗击旱灾的主要方式之一,但还无法实现人工造雨。
策划:杨倩 刘瑞
综合:网络 人民资讯 百度搜索
编辑:牟星 冯鹤
制作:李果
二审:谢思思
终审:代高鹏
标签:
要文